社会人文

页面照片

《六盘水的路》

             
[六盘水工作站]    [何维江]        

[日期:02-20]    [浏览:]    [放入收藏夹]    [查看评论]

《六盘水的路》

作者: 何维江

 

       建国前,贵州六盘水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。

       建国70年后,六盘水市通了高速、高铁,美丽乡村建设让漂亮的公路四通八达,村村通油路再也不是梦想。

          高速公路通过北盘江大峡谷。

       笔者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,在《六盘水日报》社工作多年,见证了六盘水的交通巨变,点点滴滴记忆犹新。

这是六盘水市盘县娘娘山的一条致富路,这条路从山脚到达山顶,共有27道拐。

       六盘水地处贵州屋脊,山高坡陡,沟深水恶、交通闭塞,曾是贵州贫穷中的贫穷。在历史长河中,六盘水地域远离中原王朝,处于国家边缘地带,一直被视为“漳蛮之邦,化外之地”,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弱势地区之一。

 这是十年前通往乌蒙大草原景区的路。

        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里平,人无三分银”指的就是这一地区。夜郎自大、黔驴技穷等成语更是让人多生误解,负面影响极大。

 这是六盘水市钟山区金盆乡的一个山谷,这个山谷让一条路绕了100多里路。

       六盘水为什么贫穷落后?原因虽然很多,但最主要的根源还是交通闭塞,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,六盘水没有一条象样的铁路、公路。在贵州发展史上,六盘水的交通是最落后、最灰暗的篇章。

这是六盘水市通往六枝特区的高等级公路,由于高山挡路,要到六枝,必须要经过这个十里长坡。

       “不是夜郎真自大,只因无路去中原”,这是诗人对过去六盘水交通无奈的感叹;“连峰际天、飞鸟不通”,这是诗人对昔日六盘水交通闭塞的真实写照。

这是盘州市盘关镇的岩鹰山,曾经岩鹰都难飞过的山脊,如今修通了公路。

       六盘水山高谷深,沟壑纵横,因交通落后,历来被视为畏途。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,给六盘水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相对“欠发达、欠开发”。

这是公路通到最贫穷山村的画面。

       山高坡陡、幽谷深壑,上帝造就了六盘水的绚丽景观,也给六盘水人制造了出行的困难。

这是通高速之前,盘县通往水城的省二级路。

       六盘水市,是连接中东部至云南的桥头堡,是打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陆路的通道,是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关键枢纽节点,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,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。

这样的山村,五年前是行路最难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 但是,云贵高原层峦叠嶂,交通直接制约着六盘水的发展。

 梅花山是六盘水市区最高的山峰,从前没有谁能到达山顶,现在不但公路修到山顶,这里还建起了公园,成为市民常来常往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 改革开放前,六盘水的交通线,除少得可怜的公路外,便是青一色的古驿道,那时最得力的交通工具是马。

这样的路都是在原有古驿道上建成的。

       马帮,成了云贵高原最具特色的运输大动脉,纵横交错的古驿道网,连接起东西南北山外的世界,赶马人成了见过大世面的人,而多数居民一辈子出不了山,进过县城的人廖廖无几。

像这样的路脉,在六盘水大山深处,可谓随处可见。

       改革开放后,通过四十年交通建设,从根本上改变了六盘水市的社会格局,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

为促进野玉海旅游业发展,六盘水市在景区建起了小型高铁旅游线路,成为景区又一个亮点。

       交通建设七十年,出山通道不再难。“高铁梦”、“高速梦”,以奔跑的速度照进六盘水人民的现实。

这是拍摄于六盘水市北盘江畔的图片,图中有铁路、高速路、省路和乡村路,六盘水的交通变化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   行路难已成为历史,如今想来六盘水,是一次想走就走的旅程。通江达海、朝发夕至已不再是黄粱美梦。

 这是世界第一高桥——北盘江特大桥,他的建成,将云贵高原连接起来,让天堑变成通途,让经济实现腾飞。

       泸昆高铁2017年6月通车后,从盘州市到昆明不到1小时。六盘水月照机场2014年11月28日通航后,目前已开通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长沙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重庆、昆明、海口、贵阳等20多个城市的航班。

营盘乡是贵州省的极贫乡之一,为让这里早日脱贫,如今高速路、铁路都修到了这里。

       如今,六盘水“二横二纵一环线”快线城区路网已经形成,国家高速公路网有4条通过六盘水境内。

公路修到所有景区,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。

       六盘水市“美丽乡村”建设成就非凡,小康油路如同“毛细血管”遍布全市农村,如今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文化走廊。

这是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至水坝段组组通公路。

       交通的发展,让六盘水市这座偏远的城市走向中国和世界;交通的发展,盘活了六盘水近百个乡镇一直躺在大山深处的经济。

 这是六盘水市刚建成不久的易地搬迁扶贫点。不但村庄美丽,硬化路更是修到家家户户,让村民过上出行便捷的幸福日子。

       交通的发展,带动了沿路大大小小上万个村庄美丽脱变;交通的发展,让百万贫困村民走上致富之路。

 村村通油路如今早已在六盘水实现,在六盘水水城海坪千户彝寨里,油路还实现了组组通。

       高山挡不住,天堑变通途,波澜壮阔的交通建设为六盘水转型发展、后发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
高速公路通到贵州20个极贫困乡之一的营盘乡村寨。

       借力快速发展的大交通优势,具有资源富集资源的六盘水,正缩短与外界的时空距离,再次扬帆远航,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,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。

钟山大道,全长近30公里,是六盘水城区城区最美的旅游观光大道,现已成为六盘水市的地标线路。

现代化的六盘水站,方便、快捷。在六盘水站的周边,美丽的新凉都正拔地而起。



(微信关注中国老摄影家协会)
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客服热线:010-63342585
工作邮箱:chinacspa@126.com
工作时间:9:00-17:00
   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: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© Copyright 2018 备案号:京ICP备14003543号 公安部备案号:11010102003668